缺憾也是一種美
———讓幸福在逆境中前行
“硬幣有兩面”,近些年,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一方面帶來了生活的富裕與充足;另一方面卻帶來了幸福感、滿足感的降低,社會性焦慮、不公平感和心理疾病隨之增多。在一喜一憂之間,我們發現了生活的不完美、工作朱順心和社會的不圓滿。然而,缺憾也是一種美,幸福也可在逆境中前行。
當今時代,改革逐步深化,利益結構深刻調整,社會問題越發突出,利益多元化裹挾著各種價值沖擊著人們的頭腦。人人都追求幸福,然而卻難有安全感;財富在地區之間、群體之間和個人之間的分配很不均衡,收入差距不斷加大,面對一擲千金的高收入階層,普通百姓包括白領階層普遍感覺經濟上受擠壓,社會地位快速下滑;資源向一些國有企業特別是壟斷企業集中,小企業的生存開始變得艱難,有遭受排擠的“不公平”感;個別權力部門的“尋租”問題還十分突出,使一些經濟上獲得成功的“強勢者”仍然無助甚至缺乏安全感。
在各種社會群體中,需求多、收入少的青年肩負更重負擔。房價高、車價高、菜價高,讓青年人“壓力山大”;就業難、升遷慢、收入低,讓青年人“進退兩難”;快節奏的生活,高強度的工作,理想信仰的缺失更是讓青年人的生活“雪上加霜”。
對于青年人來說,社會或許缺憾頗多,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完美;只是缺少發現美好、幸福的眼睛,缺少平和、寬松的心態,缺少在逆境中前行的智慧與勇氣。
作為青年人,我們既要看到快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問題;又要站在客觀的角度理性分析,用陽光的心態、辯證的思維迎接缺憾、擁抱缺憾、改變缺憾!
缺憾中,陽光的心態能夠防止偏激?!瓣柟饪梢则屔㈥庼病?,從個人的角度,秉持陽光心態去認識世界,才是治愈焦慮的良方。我們可以借助卓有成效的心理教育,寬慰疏導,防止個人的偏激認識和主張發酵放大成為某一個社會群體的極端共識,防止激憤心態不斷堆積沉淀,傷害自己,更傷害他人。
逆境中,辯證的思維能夠帶來平和與寬容?!斑^度和不及是惡行的特征,唯有中道才是美德”。辯證思維就是一種客觀理性的態度,是緩釋社會焦慮的一劑良藥,也是人融入社會的一種心理調節手段,即通過自我解壓來實現社會和諧。如果人人決意在利益誘惑面前你死我活,那么社會人將永遠生活爾虞我詐的搶奪之中,甚至使整個社會充滿著暴力和血腥,繼而因對公平內涵作出不同的理解而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社會公平正義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學會平和、寬容,才能在利益有限性和欲望無限性之間找到平衡。
完美是一種美,缺憾也是一種美。既然缺憾是社會的常態,我們不妨發陽光的心態、辯證的思維看待社會的種種缺憾,減少心靈困擾。既然缺憾是社會的常態,我們就應該去發現它美的一面,向著幸福的目標,在逆境中勇敢前行!
質量部 植中錦